日前,市場監管總局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》,全面深入推進市場監管科技發展。
規劃提出,要提升檢驗檢測智能化水平。將圍繞檢驗檢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、檢驗檢測技術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發展趨勢,重點攻克快速檢測、智能檢測、在線檢測、云檢測等急需關鍵技術,研發常態防范、高場景適應性和先進智能化技術及裝備,建立智能化檢測平臺,促進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等前沿科技與檢驗檢測的有機融合,有力提升市場監管檢驗檢測技術水平。
規劃指明: 1. 化學品和新材料等檢驗檢測技術研究。研究化學品、新材料等產品質量現場智能化檢測、在線監測、質量評價與追溯前沿技術;開展智能、快速、在線、便攜檢測裝備研究與評價,提升相關領域檢驗檢測技術的多場景適用性和智能化水平。
2. 生物產制品質量安全評價和溯源技術研究。研究市場流通領域動植物產制品的生物風險因子在線監測、跟蹤溯源、精準鑒別、風險防控、質量評價及檢驗結果允差判定等關鍵技術,研發常態防范技術裝備及無害化處理等關鍵核心裝備和器件。
3. 冷鏈物流環境生物有害因子檢測、監測與溯源技術研究。研究冷鏈環境食品、生物產品、運輸工具及接觸人員等病原微生物檢測及典型生物樣品保藏技術,研制相關環境生物化學因子在線、智能化監測技術及裝備,建立新型消毒產品中主要成分、風險物質檢測及消毒效果評價技術體系。
4. 重大工業裝備場景高適應性先進無損檢測技術及裝備研究。研發早期損傷檢測、多維復合檢測、微損檢測、邊云結合檢測、高精度快速成像、預測性維護等先進檢測技術及裝備;氫能、油氣、光熱發電等重要產業領域場景高適應性檢測監測技術及裝備。
5. 高耗能工業裝備能效智能檢測評價與節能降碳技術研究。研究復雜條件工業裝備能效檢測與污染物排放智能監測及評價技術;高原地區高耗能工業裝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評估、能效評價與節能降碳技術;低碳燃燒、高效換熱和綠色冶金等裝備節能降碳協同控制關鍵技術。
6. 重要民生設施智能檢測監測技術及機器人研究。重點研究智能傳感、智能檢測監測與評價、低功耗傳輸、遠距成像、自動巡檢、人機協同、云檢測與事故預測預警等關鍵技術,研發智能監檢測系統及機器人。
7. 新興檢驗檢測領域能力驗證和實驗室間比對技術研究。結合集成電路、國產軟件、新一代通信技術、智能駕駛、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興檢驗檢測領域需求,開發相關領域能力驗證及實驗室間比對物品(樣品)和技術方案,建立并完善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平臺。
8. 檢驗檢測儀器設備“進口替代”驗證評價技術研究。針對主要依賴進口的大型、高端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品種,開展“進口替代”驗證評價通用和專項技術研究,推動相應標準研制,建立驗證評價工作平臺。
其中第8項,指出了儀器行業的發展規劃,主要集中在驗證評價平臺或實驗室的研究建設上。